你們知道嗎?肉骨茶這個名字是從馬來西亞傳來的,馬來語的發音叫做「BAK-KUT-TEH」這個名字,我就覺得超級親切,就像我們臺灣的小吃一樣!說起來,這「TEH」的發音,很像閩南語的「茶」。
這道菜不只是一道菜,它還代表了許多歷史和故事。像是潮州胡椒風味的白派肉骨茶,或是福建的黑派肉骨茶,都是由中國南方的移民帶到馬來西亞後,發揚光大的美食喔!
許多觀光客到大馬都特地品嚐那香香的肉骨茶。尤其帶有一點胡椒味,真的很下飯,
尤其當地人超級愛那個帶有藥香和肉香的湯,喝起來真的是一口接一口,根本停不下來啦!那麼,大家知道肉骨茶湯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嗎?
肉骨茶的由來
肉骨茶,這道美食真的和它的背後故事緊緊相連,有時候,一道料理的起源可以講述好多好多的故事。
說起來,肉骨茶這道菜真的很有趣!想像一下大大的帶骨豬肉,經過長時間的熬煮,再加上滿滿的胡椒調味,香氣四溢~
尤其肉骨茶中一定要有胡椒這個神奇的調料,不止我愛,古人也超愛的!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印度,然後慢慢的被帶到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。
而且喔,馬來半島上的很多勞動力移民,他們發明了肉骨茶這道料理,主要就是要補充體力,真的超有歷史感的一道菜呢!
在家自己做肉骨茶的方法
所需食材 (供2-4人份)
- 豬骨 300-500 克 (推薦使用黑毛豬,更有口感!)
- 豬五花肉 300-500 克
- 炸豆皮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貢丸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金針菇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肉骨茶湯料一份
- 水 300 毫升
- 一顆整蒜頭
- 小束香菜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調味品
- 糖 (適量)
- 鹽 (適量)
- 白胡椒粉 (適量)
- 醬油一大匙
肉骨茶製作三大步驟
肉骨茶製作步驟1.
在鍋中加入冷水,將豬骨和豬肉放入後開火。當水滾後,關火並取出肉材沖冷水,備用。
請注意:開始煮煮之前請使用冷水哦!
肉骨茶製作步驟2.
在鍋中加入300毫升水、肉骨茶包、香菜和整蒜頭。當水滾後轉小火,慢煮約一小時。若使用電鍋,可直接燉煮一小時。
肉骨茶製作步驟3.
最後,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,像是貢丸、米血、豆皮和調味料,拌勻後再煮滾。熱騰騰的肉骨茶準備上桌,保證讓家人讚不絕口!
製作肉骨茶的偷吃步方法
簡單快速的美味—踏輕肉骨茶
踏輕肉骨茶是您追求效率與品質的首選。在現今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許多人渴望能夠快速地準備出一道美味的佳肴。直接購買踏輕肉骨茶讓您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和準備材料,只需按照簡單的步驟,即可輕鬆烹煮出傳統的馬來西亞風味。
保存完整的傳統風味
儘管您不需要自行準備繁瑣的材料,但踏輕肉骨茶依然保留了那獨特且令人懷念的傳統風味。選用上等的香料和優質的肉材,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旅行,帶您回到那滿桌家鄉菜的溫馨時光。
輕鬆製作,享受家庭時光
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準備食材和調味料,這意味著您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與家人共度。購買踏輕肉骨茶,您只需花費短暫的時間就可以製作出一道美味的料理,留下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的歡樂和溫馨。讓美食成為家人之間的紐帶,增強彼此的感情。
藝人推薦
食尚玩家也有特別報導踏輕肉骨茶喔
現代生活與肉骨茶的選擇:傳統製作與踏輕的便捷之道
在現今忙碌的都市生活中,每一分鐘都是金錢,每一刻都承載著我們的熱情與夢想。面對繁忙的日程,我們經常追求效率,而傳統的烹飪方式往往因為其繁瑣和耗時而被忽略。肉骨茶,這道深受喜愛的傳統料理,當然也不例外。
自己在家製作肉骨茶,確實帶有一種原始的滿足感。從選材到調味,每一步都體現了對家人和自己的愛。然而,這樣的烹飪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,而這兩者在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寶貴。
而踏輕肉骨茶,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。它綜合了傳統的口味與現代的便捷,省去了調味和長時間熬煮的過程,但味道仍然不減當年。購買踏輕肉骨茶,不僅能讓我們在忙碌中迅速享受到這道美食,更代表著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,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。
總結來說,無論是自己製作還是選擇踏輕,都是對肉骨茶這道料理的一種愛。但在現代社會,效率和便利往往成為首選。踏輕肉骨茶,滿足了我們對傳統口味的追求,同時也適應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,確實是現今最佳的選擇。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新北萬中肉骨茶外帶在我們的生活中,許多傳統美食都因繁忙的都市生活而漸漸被邊緣化。然而,踏輕肉骨茶的出現為我們帶來了一線希望,重新喚醒了我們對這道傳統料理的愛與回憶。
踏輕肉骨茶不僅僅是一包速食,它是對傳統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詮釋。在包裝裡,每一粒香料、每一塊肉骨,都蘊藏著獨特的風味和故事。當熱水注入,那濃郁的香氣瞬間充斥整個空間,仿佛帶領我們回到過去,重新體驗那家的味道、那憶的溫度。板橋肉骨茶配方推薦
而最重要的是,踏輕肉骨茶省去了繁瑣的製作過程,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享受到這道傳統美食。它滿足了我們對於效率和便利的追求,同時也不忘初心,堅持傳統的味道。臺南肉骨茶湯真空包外帶
所以,無論你是想快速享受一頓美味的午餐,還是渴望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,踏輕肉骨茶都是你的最佳選擇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,帶著踏輕,重新找回那失落已久的味道,享受這份珍貴的時光。新北正宗肉骨茶做法推薦
王蘭的老公劉濤是一家化肥公司的銷售員,由于工作關系經常要出差。這天一早,他外出跑業務,出門走得急,把手機落在家里了。王蘭收拾房間時看見,正要怪老公粗心大意,卻見有個陌生號碼給他發來兩條短信。王蘭點開一看,差點沒把肺氣炸。 “親愛的,出門別忘了吃藥,天涼了記得加衣服,注意休息!” “過兩天我會給你一個驚喜!” 沒想到一向老實規矩的老公竟然背著自己有了外遇。王蘭又氣又傷心又委屈,恨不得立馬找老公討說法。可他沒帶手機聯系不上,一氣之下,她撥了那個陌生號碼。她要看看這個搶奪自己老公的女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天仙! 電話接通了,那邊傳來一個異常甜美的聲音。王蘭忍著嫉妒,氣呼呼地說:“我是劉濤的妻子,我有話跟你說,我要馬上跟你見面。”出人意料的是,對方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。 兩小時后,王蘭在一家茶樓見到了那個第三者:她身高不到一米五,小眼睛,塌鼻梁,皮膚黝黑,燙著卷發,像個中年大媽一樣。王蘭頓時松了口氣,心里好生納悶:“這樣一個女人,我老公怎么會看上她?” 正在詫異不解時,對方說話了。 “我是你丈夫的同事,那天在單位吃飯時我發現他有胃病,就請他到家去嘗了嘗我的廚藝……” 王蘭嫉妒之余又有點慚愧,老公胃不好,我怎么一點也不知道?一天三頓除了早餐,我們一般都在外面吃,為了省事兒,雙休和節假日我不是叫外賣就是拉他下館子,從來沒正兒八經為他下過一次廚…… 正想著,那個女人從包里拿出一件毛衣織了起來。 王蘭見了忍不住說:“現在都什么年代了,你還自己織毛衣,商場里什么樣的毛衣沒有?” “劉濤身材不是很標準,他說商場里買的毛衣不是肥了就是瘦了,老是買不到一件合身的。我知道了就答應給他織一件。雖然從來沒織過毛衣,但我可以學。我買了毛線從頭學起,織了拆,拆了織,織了大半年終于快要織好了。” 王蘭聽得五味雜陳:一個從來沒織過毛衣的人竟然會為了心愛的人去學織毛衣,我作為妻子都做不到。這就是那條短信里說的“驚喜”? 她有點坐不住了,站起來打算離開。 “請等一下。”那女人說著,從包里掏出一樣東西。 “這是鸚鵡的飼料,麻煩你帶回去。你丈夫喜歡養鸚鵡……” 王蘭心里又是一痛:丈夫喜歡養鳥自己早就知道,但她嫌吵從不支持。一次丈夫出差,臨走前叮囑她記得給鸚鵡喂食,她忙著自己的事到底還是把這事兒給忘了,丈夫回來時兩只鸚鵡已經餓得奄奄一息。丈夫絕望的神情至今都還歷歷在目。 王蘭擔心再坐下去羞愧的淚水會讓自己出丑,木偶一般接過飼料就要轉身離去。那個女人又叫住了她,微笑著說:“對不起,我其實是‘白頭偕老愛情公司’的員工。我的工作就是修補婚姻的裂痕。我是受你丈夫的委托到這兒的,剛才我說的話全是根據你丈夫提供的資料設計出來的,請不要介意。快回家去吧,你丈夫正在家里等著你。” >>>更多美文:短篇小說
如果沒有大溝,我想象不出我的童年是啥模樣。 大溝是旬陽縣鎮趙灣鎮西北三十多里地,山旮旯雙臺村的一條小溪。雙臺顧名思義分為上下兩臺,上臺附近有山曰:五龍,山腰中有三塊巨石,天然圍成棚狀,木桶粗一股清流從棚口汩汩涌流,棚口外恰是一片坡地,那清流一昂頭便嘩嘩嘩向下臺方向奔走,不知多少年的沖刷,硬生生把五龍山沖出一條高溝深壑。雙臺雖小,可水資源豐富,每一個山凹土坑中都有清流冒出,每一股冒出的水都流淌成一條小溪,這么多溪流祖先們不知如何命名,就把五龍山這條最大的叫大溝,其他的都稱小溝,為了區分小溝,便在溝前加上附近人家的姓,比如張溝,王溝。 因為五龍山高坎縱橫,巨石林立,那水就十步一簾一小潭,百步一瀑一深潭。小潭有長方、橢圓、三角等各種不規則狀,潭水透亮澄澈,潭底有幾塊石頭,幾條太公(蚱蜢),幾只蝌蚪,只需瞄一眼就清楚。小潭邊傾斜著一塊接一塊鋪開的石頭成為村里人天然的搓衣板,不知為什么,從我會說話開始接收到的信息就把這稱為石皮,現在想來,大約應當叫石坡。 石坡和小潭是我們童年的游樂場,春秋時節,陽光溫暖,村里一群女孩子用竹籃提著家人的衣服,脫掉鞋子,在石坡上一字排開,把腳塞進略有點涼的溪水里,邊洗邊打鬧輕狂,你給我撩一把水,我給你灑一把洗衣粉泡泡,你說我是豬,我說她是狗,說著說著一紅臉就去身后的草坪摔幾跤,打幾架分個勝負,都是散養的小山羊,都是風吹雨打的假小子,打了就打了,摔了就摔了,疼了哭幾嗓子,罵幾句,嚎一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,然后各自沉默著,狠狠地洗完衣服搭在樹梢灌木間。不等衣服晾干,大家又喜笑顏開,忘卻前塵云煙。最好是夏天,女孩們尋了滿滿一筐豬草后,趁著大中午無人,三個一群,兩個一伙,脫掉長衣長褲,悄悄鉆進有巨石當屏障的小潭間,在潭里像男孩子一樣練狗刨,比憋氣,打水仗,一邊擔心著怕來人,一邊又興奮地把自己比作七仙女,時而羞澀地低頭癡笑,時而又不管不顧地哈哈大笑,攪動得大溝魚兒似的扭來擺去。 深潭往往在高坎巨堎之下,遠處先看到一泓飛瀑,走近點才發現飛瀑下一汪幽深碧綠的深潭。大溝從雙臺流到趙灣具體有多少深潭從來沒有人探尋過,但在我們下臺子附近這一段有兩個特別深的潭,只要是雙臺人沒有不知道的。 兩個深潭分列在下臺人到趙灣街必經之路的上下側。上側的距路約二三十米,走在路上便可聽到轟隆轟隆略顯沉悶的水聲。這潭水到底多深不得而知,每天大人會叮囑一次“不許去”,說潭太深里面有妖怪。我們女生最怕妖怪,從來不敢,去它上方的石坡洗衣服時都會遠遠從坪上躲開。那些男孩子才不怕呢,時常搬石頭往潭里丟,要打走妖怪。聽老人講,有一年夏天忽然從水里竄出一條巨蟒,把幾個調皮男生嚇得魂飛魄散,其中一個還請陰陽先生叫了好幾天魂。從此這潭就成了傳說,巨蟒也被傳成了五龍之一的黑龍。另一個深潭在路下方百米左右連續石坡的下端,潭水到底有多深,到現在村里健在的老人也只會說,有幾竹竿深,到底幾竹竿,誰也不說,我們家更是不能問。 那時土地還沒有承包到戶,我似乎什么記憶也沒有,似乎又非常深刻,深刻得害怕去回憶。母親后來給我們講,那一天是星期日,我的那個叫愛葡的大姐剛剛12歲。和往常一樣她端著一大碗洋芋漿巴糊涂午飯,正要吃時忽然說:“媽,我特別想吃頓麥面饃!”母親一愣:“過幾天就是八月十五,咱們蒸純麥面饃”!大姐懂事的點了點頭。 飯后,母親趁著生產隊還沒上工,又抓緊時間坐到縫紉機前給左右鄰舍縫補衣服了。葡姐背著家中最大的挎籃向大溝邊的坡地走去,她一個人默默的尋滿了一籃豬草,聽到路上溝里棒槌聲聲,大姐把籃子放到大溝路邊,走上去洗了手,和幾個洗衣服的表嬸打了招呼,忽然說,我要到下邊石坡去一下,那兒有架五味子,我想給我媽摘幾個,她最喜歡了。其中一個表嬸大聲說:“那石坡下窩子深很,你細發點!”說完就低頭梆梆砸衣服了。母親說那年月,忙不完的農活,女人們家里家外都要干,洗衣服都是抽中午男人們打盹的時間,大家都爭分奪秒呢,都是命不怪誰…… 愛葡大姐真的去摘大溝長石坡邊的五味子了,只是,她的腳沒踩穩,一個趔趄就再也收不住了,一個跟頭接著一個跟頭,不停往下滾。一個表嬸回憶,當時她正在平臺樹梢上晾衣服,只聽啊啊啊連續大叫后,轟隆一聲悶響,她居然懵了,一時沒反應過來,等到幾分鐘后回過神來才回村拼命呼喊。 村里所有的人都到場了,他們扛來一捆長竹竿,清理雜草大樹,拼命阻止悲痛欲絕的要跳入深潭的母親,他們用盡所有方法終于找到了愛葡姐…… 我真的記不起愛葡姐長什么樣,若不刻意回想,我甚至想不起曾經還有一個姐姐叫愛葡。可我卻清晰記得有幾年,愛說愛笑愛唱的母親很沉默,沉默的常常抽父親留在家里的紙煙,常常面對家里成堆的麥子,蒸好的饃饃偷偷抹眼淚,記得母親讓我們把琴姐叫大姐。記得母親嚴令甚至責打我們不許往路下石坡多跨一步,就算最后溝邊那幾畝地幾畝林都分給我們了,我們依然從未到過那潭邊。母親的眼睛越來越模糊,以至于生命的后十年都沉浸在黑暗中! 十多年前,村里開山修路,公路從五龍山腹地穿行而過,修路的巨石滾落大溝,聽說那幾個深潭被填埋的差不多了,那條我們讀書、干活、出門日日離不開的小路也隨之荒蕪了。小村的老人故去的故去,中年人、青年人也一個個離開,原來熱鬧非凡的雙臺靜默的掉根針都有了回聲,愛葡姐的墳頭早已塌陷的無法辨認,就連母親也離開我們六年之久了。 大溝依然是大溝,清亮純凈,冬暖夏涼,滋潤、裹挾著雙臺的雨雪微塵,喜怒哀樂,留給雙臺人最后的念想。我想沿著大溝的方向,那些遠行人一定會尋找到彼此的足跡,會重新相聚和擁抱,比如我的母親和葡姐,她們定在一起微笑注視著我們…… >>>更多美文:生活隨筆
“問我何所有,山中惟白云。只堪自怡悅,不堪持贈君。 ” 下班路過書店,隨手挑一本錢穆先生的《人生十論》 ,讀序言,從中窺得先生讀書之心得,記錄下來,時時鼓勵自己,也將更多好的讀書方法介紹推廣。 錢穆先生說自己喜歡讀書,源自15歲在音樂課上偷讀一本同學的《曾文正家訓》 。因其中寫的正是自己喜歡的那些人生教訓,于是帶那本小冊子,獨自找僻靜處看至深夜,才回宿舍歸還同學。 與一本書結緣,于是從此與讀書結緣。當錢穆先生第二日清早,從學校跑到街上舊書鋪買書時,被舊書鋪主人欣賞,贊嘆他小小年紀卻能讀那樣一本正經書,免費請了吃早點不算,還自此做了錢穆先生少年時的讀書指導員。很多時候欠賬給錢穆先生提供好書,給他讀好書的機會。把讀書的機會給予愛讀書的人,這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惜書惜才的高尚品德。 一本《曾文正家訓》從此開啟了錢穆先生的讀書生涯。隔10年,先生做鄉村教師于廊下閑讀東漢書,忽然想起10年前他讀到的書里曾國藩說過:“人要有恒,讀書需要從頭到尾,不隨意翻閱,也不隨意中途而止。 ”遵從書中教誨,錢穆一字一字、一卷一卷看完全部東漢書,又看完幾十冊幾百卷的其他書籍,都能下決心從第一頁一直往下看完。 記得2009年8月在甘肅省作協舉辦的散文高級創研班上學習,曾聽馬步升老師說,他家藏書無數,搬家時要用麻袋裝。請教他如何看得完,馬老師說有時他拿著書到河灘上去讀,一整天就在河灘上……我想馬老師那樣多的書也是一字字、一頁頁地讀,讀書的人如織布的織機,一根根經緯的線需要細細地梳理。 看錢穆先生讀書不僅如此。在《人生十論》序言中,讓我一遍遍會心微笑、反復嚼讀的還有一則故事。有一次,錢穆先生對一位同事說:“不好了,我快病倒了。 ”同事卻勸他趕快病,這樣便可以用得上常常誦讀的《論語》 。 《論語》中有“子之所慎,齋、戰、疾” 。同事說快病倒,這樣不該大意疏忽,也不該過分害怕,正是用得著那“慎”字。這一句玩笑話,啟迪錢先生更懂得《曾文正家訓》教人切己體察、虛心涵養的道理,于是讀書更長進一步。通過讀曾國藩家書,錢穆先生以古為鑒,喜歡在各種書本中尋找對自己訓誡的道理,于是十年又十年,安心讀書,閑心讀書,“微及昆蟲草木,大至宇宙人生,閑情遐想,泛上心頭” ,于是便成文章,積一年,八九萬字,便有了《湖上閑思錄》 。再仔細讀書信手拈來,再集一年, 30余萬字為《南來文存》 。 大概好的文章、書本,就是這樣邊讀書、邊點滴書寫集起來的吧。讀書習作,習作讀書,逸興所致,隨心誦讀,隨心抒寫,筆到之處便成文章,這大概便是讀書人的生活吧!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RR11DD45CEF55WEFE